景美簡介
景美位於台北盆地南方,新店溪以東,蟾蜍山以南,地當台北赴新店、坪林、烏來和深坑等地必經之要道,北以蟾蜍山與中正區、大安區為鄰,東以景美山與木柵為界,南以景美溪與新店市相隔,西以新店溪與永和、中和相望,地勢為一小型盆地,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,平地佔三分之二。
景美地名是由「?尾」而來,為何現在的人把景美用台語讀成景「馬」而非「米」,其來有自:所謂「?」是一種灌溉設施,以木樁和木板構成ㄩ型槽,架跨溪河之上,讓灌溉用水通過。在漢人開墾大加蚋堡時,墾地日廣,圳水不夠分配,先民郭鍚?先生見新店青潭水量豐沛,乃開鑿圳道,並架設大木?,經大坪林跨越石碇溪(今景美溪)而北流,此?為條木製成的木槽,用一長約十公尺的木樁架在溪中,樁有三面,用很厚的木皮構成,再用楔子連接,內部敷有一層油灰,以防漏水,?內深約一公尺半,寬兩公尺半,由四十七根木樁把槽住,新店大坪林為?頭,過石碇溪為「?尾」,台語讀音「景馬」,即為景美地名之由來:在日治時代,因?字很少見,日本人乃改名為「景尾」,台語也讀「景馬」,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由深坑鄉劃出,自立景尾鎮,屬台北縣,設鎮時景尾這個「景」字,大家同意後定名為「景美鎮」,五十七年台北市政府改制院轄市,景美鎮又納入台北市版圖,成為「景美區」,七十九年又與木柵區合併「文山區」迄今。
?以上文字資料, 引用自文山區公所網站http://www.ws.taipei.gov.tw/ 如有侵權,煩請告知,謝謝!!
|